每吃一次「離腎壞死」就快一步!提醒「3種食物」根本就是加速器:再拖就洗腎
在生活的舞台上,我們都渴望演繹出家庭與事業雙豐收的精彩篇章,就像劉先生一樣。今年 45歲的劉先生,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,溫柔賢淑的妻子,一雙活潑可愛的兒女,在一家大型建築公司有著穩定的工作,一切看似都那麼完美。
然而,命運的軌跡有時會因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而發生改變。劉先生特別愛喝飲料,這幾乎成了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每天,他都要與飲料為伴,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,那清涼的飲料彷彿成了他對抗酷暑的 「利器」,有時候甚至一天要喝好幾瓶。
日子一天天過去,劉先生原本健壯的身材逐漸變得臃腫肥胖。而最近一段時間,他又遭遇了新的困擾 —— 關節開始腫痛。一開始,他並沒有把這些症狀當回事,覺得可能只是工作勞累或者不小心扭傷了,休息休息就會好。
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種不適不僅沒有減輕,反而愈發嚴重。關節的疼痛如影隨形,讓他坐立不安,甚至連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響。無奈之下,劉先生只好前往醫院做檢查。
在醫院裡,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,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猶如一道晴天霹靂 —— 尿毒症。這個消息對劉先生和他的家人來說,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。他們不敢相信,一向身體健康的劉先生怎麼會突然患上如此嚴重的疾病。
為了尋求更準確的診斷和更好的治療方案,劉先生和家人又輾轉多家醫院問診。然而,得到的結果卻都是一樣的殘酷 —— 只能通過透析或者換腎來維持生命。
幸運的是,在漫長的等待之後,劉先生終於等到了合適的腎源。儘管為了治療,家裡背負了沉重的外債,但總算是避免了人財兩空的悲劇。
劉先生的遭遇並非個例,腎病患者的數量日益增多,越來越多的人被尿毒症這個 「惡魔」 盯上。那麼,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可怕的疾病如此高發呢?
腎衰竭高發的幕後黑手
腎衰竭,是腎臟疾病發展到後期的嚴重病理症狀,意味著患者的腎臟功能已經部分或全部喪失。它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。急性腎衰竭是指腎功能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,不過這種情況如果能及時治療,腎功能還有可能恢復;而慢性腎衰竭則是由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疾病引發的腎功能逐漸下降,這種損傷是不可逆的,一旦進一步發展,就可能演變成尿毒症,患者只能依靠長期透析或腎移植來延續生命。
如此嚴峻的形勢背後,隱藏著多個導致腎衰竭高發的因素:
一、慢性疾病管理不善
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,就像隱藏在身體裡的 「定時炸彈」。如果長期對這些疾病控制不理想,就可能會引發腎臟微血管的損傷。想像一下,腎臟裡的微血管就像一條條細小的管道,負責著腎臟的正常運轉。一旦這些管道受到損傷,腎臟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,導致腎功能逐漸下降。
二、使用不當或濫用藥物
生活中,很多人在用藥方面存在誤區。自行服用一些保健品,或者隨意濫用抗生素、止痛藥及其他處方藥,都可能引發腎毒性反應,對腎臟功能造成損害。此外,某些中草藥製劑如果使用不當,同樣會給腎臟帶來傷害。就像有些人為了追求所謂的 「養生」 效果,盲目服用各種保健品,卻不知道這些行為可能正在悄悄傷害著自己的腎臟。
三、尿路梗阻或其他泌尿系統問題
前列腺肥大、腎結石、腫瘤等泌尿系統問題,會像 「路障」 一樣影響尿液的正常代謝。尿液無法順暢排出,就會在腎臟內積聚,久而久之,就會損傷腎功能。比如前列腺肥大的患者,由於尿道受到壓迫,尿液排出困難,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,從而增加了腎衰竭的風險。
四、腎臟自身病變
統計數據顯示,超過 70% 的慢性腎衰竭患者原本就患有腎臟疾病。像腎病綜合征、腎結石、腎動脈狹小、慢性腎小球腎炎、腎囊腫、慢性間質性腎炎、腎小管酸中毒等腎病,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,任由病情發展,最終都可能導致慢性腎衰。這就好比一棟房子,如果基礎結構本身就存在問題,又不及時修繕,隨著時間的推移,房子就會變得搖搖欲墜。
五、不良生活習慣
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腎臟健康的 「大敵」。經常熬夜、作息不規律,身體就像一台不停運轉的機器,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腎臟也會跟著 「疲憊不堪」。過量飲酒、吸煙,這些行為會對身體各個器官造成損害,腎臟自然也難以倖免。還有暴飲暴食,會給腎臟帶來巨大的代謝壓力,加速腎功能的下降。
六、腎臟發出的求救信號
腎臟是一個默默奉獻的 「勞模」 器官,即使承受著痛苦,也不會輕易 「喊疼」。一旦它發出信號,往往意味著問題已經比較嚴重了。當身體出現以下這些異常表現時,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,儘早就醫檢查。
七、排尿異常
尿液是腎臟健康的 「晴雨表」。如果腎臟出現問題,尿液就會發出 「警報」。可能會出現血尿,尿液顏色如濃茶,或者尿液中的泡沫增多且長時間難以消散。當病情發展到腎衰竭階段,還會出現少尿甚至無尿的癥狀。所以,一旦發現尿味、尿量、尿色有異常變化,一定要警惕腎臟是否受損。
八、全身乏力
進入腎衰竭期后,由於體內毒素和代謝廢物的堆積,患者會感到全身乏力,而且這種乏力感即使經過充分休息也難以緩解。嚴重的話,還可能會因為貧血而出現臉色蒼白、頭暈目眩的癥狀。如果這種全身乏力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生活,那就必須積極就診排查。
九、血壓升高
腎臟功能異常時,體內的鈉和水分無法正常排出,就會導致血容量增加,從而引發高血壓。所以,如果發現自己的血壓突然升高,且排除了其他常見原因,一定要考慮腎臟是否出了問題。
十、身體水腫
腎臟功能衰竭後,水分代謝就會出現異常,導致水分在體內瀦留,從而引發身體水腫。比如早上起床時,面部或眼瞼容易出現水腫,到了中午可能會有所消退,但一旦勞累,水腫又會加重。水腫部位多發生在下肢、腳踝、骶尾部等,用手用力按壓,會出現明顯的凹陷,而且很難快速回彈。
十一、噁心嘔吐
在慢性腎衰竭早期,患者體內的血肌酐升高,毒素在體內堆積,會影響消化道功能,導致食欲不振、胃口不佳。這個症狀很容易被忽視,但隨著病情的發展,還會出現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
十二、傷腎食物要慎食
俗話說 「病從口入」,我們日常攝入的食物與腎臟健康息息相關。有些食物如果食用過多,會對腎臟造成損害。
十二、高鹽食物
高鹽飲食就像一把 「雙刃劍」,看似能滿足一時的口味需求,實則對腎臟健康危害極大。它會引發腎臟的氧化應激反應,破壞腎小球基底膜的選擇性滲透作用,進而損害腎臟,加速腎病的發展。像鹹菜、腌菜、熏肉、鹹魚、臘肉、加工肉、腐乳、火腿等這些重口味的高鹽食物,平時一定要盡量少吃。
十三、高糖飲料
中山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經過對 19 萬名受試者長達十年以上的隨訪調查發現,喝含糖飲料、人工甜味飲料等會增加慢性腎病的風險。每天飲用超過 250ml 的含糖飲料,慢性腎病的風險會上升 45%;每日飲用量超過 250ml 的人工甜味飲料,風險更是上升 52%。這就警示我們,像劉先生那樣過度飲用飲料,無疑是在給腎臟健康埋下隱患。
十四、高普林食物
普林進入人體後,會被代謝成尿酸。如果體內尿酸過高,就容易在腎組織中沉積,從而損傷腎臟健康。所以,腎病患者要盡量少吃或不吃動物內臟、海鮮、酒類、酵母等高普林食物。
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,平常一定要保護好腎臟,時刻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。一旦出現上述異常癥狀,務必及時就診排查,為自己的健康負責。
文章來源:今日頭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