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出身上海貴族!蔡康永「太過體面遭批評」 他坦言「早就看透世間炎涼」:那是我的優雅
藝人蔡康永靠著好口才以及穩健的主持能力,受到大眾的歡迎,最為人佩服的更是他處事的態度與人格特質,他既能溫暖你,但在他身上又有著遺世獨立的感覺!
大陸最近有個節目非常受歡迎,那就是《奇葩說》,主要就是讓節目來賓針對一個議題坐正反兩方的辯論,進而讓觀眾也思考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。
蔡康永是其中一位固定來賓,而節目進行到第五季之後,很多人開始不喜歡蔡康永了。
因為「蔡康永太會說話也太會引導了,即使是一個他不贊同的立場上也能娓娓道來,用真情實感把人慢慢引導過去。」簡單說,你如果哪邊都能站,是不是太圓滑、太沒立場了?
但老實說:一個經歷過世間所有醜惡的蔡康永,怎麼可能沒有「刺」?他只是把這些刺用「體面」包裹起來,願意站在不同的角度替別人著想,讓它不那麼傷人而已。
而令人讚賞的,就是蔡康永的這份體面,留給自己的體面,和留給他人的體面。
圖片來源:蔡康永臉書
出身,給了他體面的內在
1962年蔡康永出生於台灣,可追溯一下他們家的歷史你會發現「這是書本上的一段故事」。
蔡康永的家庭,不是一般的富庶。
蔡康永的祖父是經營上海自來水公司的老闆,父親蔡天鐸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律系,一手創辦了大陸最大的輪船公司——中聯輪船公司,1949年沉沒的著名豪華客輪太平輪就是這家公司的。
蔡康永曾說:「太平輪沉沒之後,保險公司嚇得立刻宣布倒閉,所有賠償由爸爸的公司自己負擔,但乘客人數之多,牽連之廣,再怎麼賠償都不能讓人滿意。」
所以經歷過太平輪沉船事件後,父親蔡天鐸陷入了賠付遇難家屬的官司導致破產,不得已到台灣做起了律師。
但等到蔡康永出生的時候,家裡已經進入了台灣的上流社會,家裡來來往往的,都是有頭有臉的客人。
如今的蔡康永能在各種場合優雅體面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被來自家庭的影響,從小就見過大場面,所以他能以「旁觀者」的心態看世界。
圖片來源:八大綜合台
蔡康永的母親,不是一般的優雅。
蔡康永出生時,母親唐瑛45歲,在他的文章《母親的旗袍比花樣年華更艷》裡形容母親是標準的「上海小姐」,即使到了台灣依舊過著上海名媛的生活。
每天12點起床洗頭,做頭髮。旗袍穿得很緊,心情好的時候,自己畫紙樣設計衣服。薄紗的睡衣領口,配了皮草,家裡穿的拖鞋,夾了孔雀毛……
蔡康永的媽媽曾經是上海灘最性感的名媛,比張愛玲還有個性。
有一次蔡康永和王家衛聊天,王家衛說:「我對30年代上海的迷戀,來自於在夜總會工作的父親。」
蔡康永卻回了一句讓他大吃一驚的話:「你戲裡頭的旗袍,好像跟我母親的還不是一個路數,我母親的旗袍,領子豎得比張曼玉更高。」
蔡康永過的,一直都是貴族的生活。
不僅他母親依舊像在上海生活一樣體面,父親也是,一口上海話從未改過。
他們家保留著舊式上海貴族的傳統,比如接電話時,要以「蔡公館」自稱;
家裡的傭人,最多的時候有6個;
每天家裡都會有應酬、有麻將牌局;
在他家的飯桌上,永遠都吃不到平常的「家常菜」,都是和酒館一樣的菜色。
有一天,他看到一個駝背的老太太,結果母親告訴他那是曾經的「青島第一美女」,他覺得不可思議。
後來,即使見到再美的人,他也覺得「不過這樣」,即使美如林志玲、侯佩岑這些大美人,30年後一樣也會變成老太太。
所以蔡康永會如此的優雅,是因為從小見慣了這樣的場面,對這個世界看得更加透徹。
應酬,讓他懂得照顧他人的情緒
蔡康永的體面,還來自於家教的教育,因為「要永遠是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」,是爸爸媽媽教他的事。
小時候,有孩子來家中作客,蔡康永就會被母親派去招待;每天放學回家後都要去牌室跟客人打招呼。
有孩子把自己的機器人和洋娃娃據為己有,吃蔡康永的外國巧克力糖。蔡康永鬧情緒的時候,爸媽就會教訓他:「怎麼連當主人的道理都不懂?」
然後蔡康永就明白了,原來客人的快樂是很重要的。
每次家裡請客吃飯,父親會一直注意有沒有客人受到冷落。
「他從來沒有讓吃飯的時候冷場過,看哪個客人沒人理了,就算是七八十歲的老太太,他也會去跟人家開玩笑。」
「永遠把飯桌上最好吃的部分留給客人吃,不會讓主人吃。」
這些家族應酬裡留下的小事,最後都成了蔡康永體面的泉源,是出身、家庭、教育讓蔡康永變得優雅體面,在節目上,更容易照顧別人的情緒。
《奇葩說》裡,在王韻壹登場的時候,便貼心地問:「這樣講話,會不會影響唱歌?」
在陳述自己觀點時,他永遠像在溫水煮青蛙,明明要把你往反面拉但會很溫柔地說,「你都對啦,可是……」,就把你「可是」走了,然後你還信以為真。
蔡康永總是把很犀利的問題化解成很得「體面」的方式講出來,:支持個人主義、保護隱私、承認人類的弱點……
他能把一切犀利的問題,都化成自己口中的道理,然後娓娓道來,讓人聽得舒服且易接受。
經歷,給了他冷靜的體面
外表很優雅,說話很體面,可他又是個很實際的人,面對問題的時候也更平靜。
2000年,父親蔡天鐸離開了,2001年蔡康永就選擇了公開出櫃。
已故大師李敖曾在節目中問蔡康永:「你是不是喜歡男生?」蔡康永很大方地承認說「對啊!」。
可是他沒想到,本來以為是好友私下的聊天,結果第二天報紙跟電視就被當成頭條報導出去了。
從此他成了別人眼中的妖怪,可是蔡康永彷彿對這些聲音並不在意,跟自己的愛人同進同出,鏡頭前嬉笑怒罵,也再沒有在公開場合回應過這件事。
直到時隔16年之後,在《奇葩說》的舞台上,再提到出櫃,他痛哭流涕地在鏡頭面前說「我們並不是妖怪」。
而在這期「該不該向父母承認出櫃」的辯題中,所有人都認為蔡康永會支持,可是他說「我想攔一攔」。
因為自從他承認之後,很多圈內人想出櫃時都會先來問他的意見。雖然經常調侃自己是娛樂圈「唯一一個出櫃後還健在的人」,但從理性考慮又不想他們再走自己的路,因為自己沒有把握在輿論之下他們能否挺得住。
一句話就透露出,這些年他過得並不好,「出櫃」背後的酸楚我們不曾看見,可面對這些酸楚,蔡康永從來沒有選擇激進的方式來抵抗,而是選擇用「冷靜」來對抗惡言惡語,不被外人察覺到自己的傷痛。
以同志的身份一路走來,他深知人性是多變和善惡的,更知道一個人活著有多麼不容易,所以他的溫和,是一種保護色,只有如此,才能在泥濘中走得「體面」。
他用自己的君子之風,來對抗時間最醜陋的語言,也盡量不讓這醜陋誤傷其他人。
圖片來源:蔡康永臉書
體面,不是不是力量
如果有一天,你讀懂了蔡康永的優雅,讀懂了他的溫柔其實是他的鎧甲,你就會明白:他言語中那些對「人性」的剖析,為什麼會如此戳中人心。
在蔡康永的訪問中,他總能找到任性最脆弱的地方掐住它,這種看不見的 「穴道」 就是洞察人性。
早年間,蔡康永在《真情指數》節目中採訪了成龍。
當時的成龍剛拍攝完一部新電影,所以蔡康永問成龍的第一個問題是:「拍電影累不累呀?」
結果就是這麼一個看似輕描淡寫的問題,讓成龍在節目中哭了整整15分鐘。連採訪經驗豐富的蔡康永,都愣在那裡不知所措了。
別人都想知道「成龍是怎麼成為大哥的」,可蔡康永上來就像家人一樣關心他過得好不好,「大哥」一下子就丟盔棄甲了。
蔡永康在《康熙來了》對舒淇進行採訪,當時被觀眾當眾罵「脫星」都一笑而過的舒淇,面對蔡康永的一句「什麼樣的事情,讓你覺得最累」,舒淇卻哭了。
在《恕我直言》上,蔡康永問江疏影:「如果前男友邀請你參加婚禮,你會去嗎?」江疏影答「會去」,蔡康永又問:「那有名的那個前任呢?」一句話,江疏影就紅了眼眶。
還有綜藝大哥吳宗憲也曾說,自己這麼堅強的一個人,在蔡康永的節目是自己唯一一次錄到喊「卡」。
馬東形容蔡康永說「你有一顆特別敏銳的心」,他能輕易看穿別人的偽裝與不容易,然後用溫柔的話語,問出的最戳心的問題,能做到這點的恐怕也只有蔡康永了。
知乎上有一句話是「高曉松的每個理論,我都服;蔡康永的每個理論,我都信。」
在第四季的奇葩說,面對辯論主題:如果父母提出要和老夥伴一起去養老院養老,我該支持還是反對呢?
蔡康永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,拋出了與 「倫理 」 相反的觀點——支持。
「我們對老人有個奇怪的想法,把老放在人的前面,老人首先是人,跟我們一樣都是人,不能因為他一老就剝奪他作為人的權利。」
當長輩想去追求一種新的生活體驗的時候,你要尊重他。這是蔡康永希望的,所有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,不要輕易被別人改變,也不要輕易去改變別人。
圖片來源:東森新聞雲
做自己,和年齡和閱歷都無關
在第五季的奇葩說中,面對辯題:有一瓶可以消除悲傷的水,要不要喝?
雖然最後是正方「要喝」贏了。可是在最後的時候,蔡康永卻說「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是不斷得到,不斷失去的過程,而我們要用悲傷去面對失去」。
娓娓道來的道理,一下就把原本立場堅定的人說服了,本來一直認為「人生就是要快樂啊」,可是現在卻真心覺得「沒有悲傷的人生,好像缺少了一些厚重感」。
這便是蔡康永,他的每個觀點、問題,都建立在對人心的洞察上,因為他更懂,所以說出來的話,就更扎心。
體面之下,是他自己獨特的靈魂
很多人說蔡康永只會說雞湯,其實他是骨子裡對這個世界的看透,帶著高傲與不屑,有著自己的堅持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,委婉的表達自己想說的話。
蔡康永之所以溫柔,細膩,清醒,是因為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,沒人比他更懂人性;他是一個體面的旁觀者,一個溫柔而有力度的人。
體面已經深入他的靈魂,所以他不會喜怒形於色,也永遠有溫暖人心的力量,同時又保持距離感,充當一個旁觀者,這種溫暖你而本身又遺世獨立的感覺,只有蔡康永才能把握的了。
我願你心懷夢想,
被這世界溫柔以待。
參考來源 : 今日頭條